DIVE FOR LOVE (Shenzhen Dapeng Coral Conservation Volunteer Federation)
珊瑚礁生态系统被誉为海底的“热带雨林”,流光溢彩中滋养了四分之一的海洋生命。但在过去的30年里,我国近岸珊瑚礁受到污染和破坏,已经消失和退化了80%。
潜爱自2012年开始,立志在美丽的大鹏半岛重建海底花园。取得过成绩,亦陷入过迷途——在这个过程中,知识与技术的迭代,切实影响着我们保育行动的进程。
于是,2022年,用技术为珊瑚保育带来新的可能性——潜爱珊瑚保育技术促进中心应运而生。让我们一起回首潜爱珊瑚保育的历程,在专业的引导下一起迈向新的未来。
十年前,潜爱开始走在了深圳珊瑚保育的路上。对于珊瑚保育,彼时乃至此时都还没有一套放之四海皆准的方案。但珊瑚礁生态系统的退化,却正并不温柔也并不缓慢地发生。于是世界各地的公益组织与科研机构,都在孜孜不倦地探索因地制宜的珊瑚保育策略。
我们的第一次尝试,与广东海洋大学合作开展。在深圳,我们引入了海大在广东徐闻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方案——截取野外健康珊瑚种苗,或购买人工培育珊瑚苗,移植至海底人工礁苗圃。大海见证了潜水员志愿者的热情,我们使用这种方法在深圳海域种植了上千株珊瑚,潜爱也于2014年以“深圳市大鹏新区珊瑚保育志愿联合会”的名称,正式注册为一家民间非营利组织。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意识到这种方案并不充分适合深圳的海底环境。一方面,较高纬度的深圳缺乏大量的野生珊瑚,采集野生珊瑚苗的方法对本地野生珊瑚种群会造成非常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在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冲突之间,生态补偿项目越来越多,慢慢形成了一定的市场需求——这本不能说是一件坏事,但是我们深圳本地的野生珊瑚,还能承受这种需求带来的压力吗?
愚公移山,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总有一天可以夷平大山。但是缺少知识与科学方案的指引,“种珊瑚”无异于杯水车薪。有鉴于此,潜爱开始寻找更多的珊瑚保育伙伴。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是国内进行珊瑚研究与保护的领先机构。知识就是力量——2016年7月,潜爱前往南海所拜访所长黄晖老师的团队,希望通过专业的学术前沿信息,帮助深圳的珊瑚找到一条复兴之路。
除了向专家老师请教,潜爱亦组织志愿者参与专业培训与指导,不断提高自身知识水平与科学素养,希望能更快更好地找到适合深圳本地的珊瑚保育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珊瑚的分类有了新的了解,也更加深刻地意识到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生物的多样性,以及这种多样对自然环境及人类社会的意义。
与前沿专家的沟通交流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视野。可是,远水仍不能解近渴。在西沙与三亚更为优越的自然环境中生长的珊瑚,与深圳的状况不尽相同。我们意识到,在珊瑚保育行动中我们还要进一步学习,并且找到更加了解深圳海域的伙伴。
大鹏半岛与香港隔海相望。在我们开展水下工作的大澳湾珊瑚保育站,东平洲清晰可见。相同的纬度、相似的物种组成让我们对交流学习充满信心。2016年到2019年,Reef checck基金会香港总干事、香港浸会大学研究员、长期的珊瑚保护区调查员纪立伟老师和来自香港大学太古海洋科学研究所的Vriko老师频繁来访潜爱,指导潜爱的志愿者们开展珊瑚普查工作,还将更受国际认可,同时也更适合深圳本地的“残枝暂养”珊瑚保育方案引入到了大澳湾。
Reefcheck自1996年开始,关注热带珊瑚礁生态系统与温带海藻森林,在美国与澳大利亚都已有成熟的组织与保护经验。基于知识与经验的公民科学家调查行动,不仅帮助各地科研机构与民间组织更加了解本地生境,也通过易于上手的操作指南充分发动民间志愿者投身珊瑚保育工作。在纪老师与Vriko老师的指导下,共培养了2批EcoDiver(生态潜水员)志愿者,也是国内第一批具有基本科学素养与珊瑚生境调查能力的民间志愿者。
结合香港海下湾珊瑚保护区的经验,潜爱大鹏也在我们熟悉的大澳湾搭建了4个残枝暂养苗圃,组织志愿者收集苗圃周边被船锚与台风打断的残枝,将其固定在我们搭建的苗圃架上。待其成长到适合回播的规模,便会将长大的残枝黏附在礁石上,“放归野外”。
残枝暂养的救助对于野生珊瑚而言是一种“纯增量”——如果放任残枝被海底泥沙掩埋,那么等待这片珊瑚的命运就只能是死路一条。但如果将其放置在距离海底有一定距离的苗圃上,那么小小的残枝便有了一线生机。就近收集的碎片,在回播后也能较好地适应环境。
未来似乎一片光明。可就在这个时候,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以往频繁而务实的跨境交流,渐渐成了一种奢望。
阻隔了交流沟通的疫情也带来了一些变革。一位生长于深圳、深耕东南亚珊瑚保育的青年大漾正是在这种疫情的背景下回到家乡,与潜爱相遇。
在东南亚,大漾与许多潜爱志愿者一样。走过了从热爱大海的潜水员到珊瑚保育工作者的历程。尤为重要的是他与特拉维夫大学的Avigdor教授的相识。作为资深研究者的Avigdor积累了大量的珊瑚保育实践经验,也形成了对于环境问题的独到见解,更深深影响了大漾对于海洋保护工作的认知:“在任何一次修复项目中,一定要做全面的勘察,要做长期的打算,一定要有一到两个科学家来参与才好。”而潜爱,恰好正在尝试多方联动,克服疫情与人力的影响,开展整个大鹏半岛的珊瑚调查工作——用技术推动保育的理念让我们一拍即合,“珊瑚保育技术促进中心“应运而生。
技术促进中心的使命,就是摸索出一套适合深圳的珊瑚保育方法。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跨学科的合作交流。此时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橄榄枝,对于我们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来自先进院的李剑平博士深耕浮游生物监测,这些小小的生命承载着海洋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键过程。海洋监测的交流合作,不仅为难以开展的珊瑚监测行动提供了更多可行路径,也帮助我们更加全面的了解海洋。
在南方科技大学担任助理教授的周祐民老师也加入了潜爱理事会的队伍——对于造礁生物而言,地质学热点与它们的生命历程息息相关,作为地质学家与潜水员的周老师,也与深圳的珊瑚风雨同舟。
近日,我们又收到一条好消息,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牵头主导编制的珊瑚礁生态修复技术国家标准发布——这也将为我们的保育工作提供更多支持。
关心海洋命运的有识之士,终于在此殊途同归,汇聚成海洋命运共同体,在未来的海洋中心城市——深圳,开创与海共生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