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晓阳,PADI AOW潜水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硕士毕业生,景观设计师,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志愿者。在四月初以一名实习生的身份加入潜爱,参与潜爱课堂的工作。 焦晓阳毕业照
自快要结束实习,潜爱秘书长狮子就邀请我写一篇关于自己实习经历的推文,即使不是拖延症在作祟,我也一直没想好该写些什么,于是就延迟到了现在。
我不太记得最初是如何知道潜爱这个机构的,但是必然跟自己去学习了潜水有关系。
今年年初,在迷茫中寻找未来工作方向的我看到潜爱的招聘信息,即使当时并不十分明确潜爱的具体工作,只知道他们是一群热爱海洋的人,也投递了简历,很快就收到了回复,便在四月份过来了潜爱,加入潜爱课堂组。
在这里我上过课,下过海,养过鱼,捡过垃圾,做过设计,摆过摊……总之是十分有趣且有意义的经历。
潜爱秘书处的海洋生态缸 焦晓阳摄
我在潜爱的主要工作是跟着熊老师运营潜爱课堂,另外就是拼命给自己的海洋知识储备充电,保障自己的科普课程的科学性。
刚来的时候我并不明确潜爱课堂的工作内容,好在有课堂前辈遗留的“知识遗产”,能让我尽快找到工作方向,从大量资料中也窥见之前潜爱在公众科普方向的成绩。海洋一直是我感兴趣的方向,所以补充相关知识的过程也比较有趣。
我在海滩和海底都亲眼见到过海洋垃圾的问题,在实习期间我做了一节关于塑料垃圾的科普课,希望能让大众也关注到这个严肃的问题。
这个课件做了接近两周,一共只讲了两次,课程的内容也的确枯燥,尽管我也在努力让它听起来更有趣。“海洋与塑料垃圾”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主题,希望之后的潜爱讲师能够继续优化这个主题的课程,让更多人关注到相关问题。
刚来到潜爱的时候我还从没给孩子们讲过课,到实习结束,前前后后也讲了十余场课了,如果这些科普课可以让参与者们更关注海洋,那便也不是唐捐之功。
焦晓阳授课 潜爱志愿者摄
来到潜爱半个多月,我赶上了潜爱的第一个大事件:拍摄珊瑚产卵。
每一个区域,同种珊瑚产卵的时间相对固定,产卵的窗口期可能只有十五分钟左右,为了记录珊瑚产卵的一幕,我们持续蹲守了14天,每天下班后就去保育站,整理好装备,等待天黑,下水巡视,上水整理装备……
我以前也在纪录片里看到过珊瑚产卵的画面,但是有些画面,亲身看到它的时候,会感受到另一种震撼。
请大家想象一个画面:你悬浮在一个零重力的空间里,浪涌带着你的身体晃动,除了自己的呼吸声你什么也听不到,周围一片漆黑,你只能看到由你的手电筒射出的那一束光,自己的全部注意力就会集中在那个窄窄的扇形区,手电筒照亮什么你便看到什么。
等到了珊瑚产卵的时刻,珊瑚虫挤出来跟自己的口一样大的红色的配子,跟下雪一样,只不过这是由下往上的雪。
这个时候大佬们往往都在认真拍摄大片,我刚刚接触水下摄影,索性就放弃拍照,安静的感受这个场景。结束之后,短时间内水面上会漂浮一层红色的珊瑚卵,直到它们自然裂解,或者被路过的小鱼吃掉(大自然就是这么现实)。
霜鹿角珊瑚产卵 焦晓阳摄
在潜爱的这三个月,我到底为海洋做了什么?
打击了一点点海洋垃圾,调查了一小片海底珊瑚,希望我参与的潜爱课堂的课程启发了一些小朋友……
十多年来潜爱为海洋做了什么?守护了大鹏半岛的一小片珊瑚,为海洋持续的发声,让更多人关注到切实存在的海洋问题……
相比辽阔的海洋,我们为海洋做了的事情仍然太少太少了。
加缪在《局外人》中说“我们既无力作恶亦无力为善”,但在海洋保护问题上,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人都不是“局外人”,我们既有力作恶也有力为善。
希望更多关爱海洋的人们能够加入潜爱,共同为海洋发声;希望未来人们还能看到“大海本来的样子”。